风云公社首页 > 公社公告 > 看点
胡同里的设计新生活
发布时间:2017-11-24 18:08     来源:周末画报

来自《周末画报》


在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大栅栏设计社区以“设计更新中国城市,设计点亮中国生活”为主题,全员发动在地居民与商家,以遍布在大栅栏杨梅竹、北京坊近60个地点的约120项展览、活动,为人们展示与注解胡同里创意层出不穷的多元新生活。


大栅栏茶儿胡同8号的微杂院,是面向本街区儿童开放的社区图书馆与艺术中心,重构了院内公共空间,促进在地社区文化共建

大栅栏茶儿胡同8号的微杂院,是面向本街区儿童开放的社区图书馆与艺术中心,重构了院内公共空间,促进在地社区文化共建


除了设计周举办的“老城复兴的中国之道”主题论坛、毗邻百年劝业场的新建筑城心馆同主题首展、探讨老城跨界共生的“2017大栅栏领航员计划—杨梅安筑”展览等主展和“北京坊生活方式设计节”、设计集市、限时店铺等活动,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走逛在胡同里随处可遇的各个有趣空间,在杨梅竹斜街、三井社区和延寿寺街等胡同区进行“设计漫步之旅”,从建筑、设计、艺术与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互动中,去真实感受这个开放街区的自信以及未来创意的更多可能。


本地居民如何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文化生活品质“安住”,街区内经营者、建设者等机构如何“安驻”,以及老城软硬件环境改造管理、街区不同群体之间的网络关系与共生模式如何“安筑”,都是密布于这片街区、跨界设计与艺术介入的实验性空间或项目正努力探索的答案。在庞大而丰富多元的更新计划体系中,我们选择所看到的几个颇具代表性的部分,呈现当下以及未来,那也许超乎你想象之外的胡同美好生活形态。


大家的客厅来源于对胡同公共区域的幻想,在本身拥挤的胡同大杂院里创造出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活动空间

大家的客厅来源于对胡同公共区域的幻想,在本身拥挤的胡同大杂院里创造出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活动空间


胡同花草堂

今年设计周期间,杨梅竹斜街上呈现了来自胡同临街7位种植达人培育花草的成果,并向居民发放种子,邀请大家参与胡同日常生活景象的美化。这个项目曾汇聚本地居民和多个专业人士群体,分享与植物和景观有关的知识,提升居民种植技能。同时,花草堂也延续 2016 年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安住·平民花园”的展出方式,收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容器如泡沫包装箱和建筑废料作为“花盆”,种植胡同常见的植物,并提供容器和种植土邀请参观者现场种植,拉近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


软组织·胡同中的即时健身系统

狭窄细碎的胡同街巷构成的空间可以成为便利的健身场所。注入一种软性、安全、温和又有趣味、能够随时随地健身的引导系统,使居民能充分利用身边的日常构筑物进行最基础的身体拓展训练,让科学健身的意识和新方法进入到老城最深处的空间和人群。


Lava北京以接地气的公共项目,用艺术和设计给老城街区和街坊邻里带来新潮之美

Lava北京以接地气的公共项目,用艺术和设计给老城街区和街坊邻里带来新潮之美


微杂院儿童图书馆及艺术中心

位于大栅栏茶儿胡同号的微杂院,是面向本街区儿童开放的社区图书馆与艺术中心。微杂院项目由张轲领导的标准营造 ZAO/standardarchitecture设计改造,重构了院内公共空间,促进在地社区文化共建。经过融入和生长,微杂院已成为大栅栏社区一个常态运作的在地实践项目,开展了许多寓教于乐的儿童活动,成为附近小朋友们课余时间最爱去的地方。社会各界人士精心挑选捐赠的图书绘本不仅可以每天在微杂院图书馆借阅,也有中外艺术家为孩子们带来各种创意艺术工作坊,让这座百年古树下的院落重又充满欢声笑语。


手工艺者之家

大栅栏地区有一批手工艺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专心钻研着自己的一门手艺,除了邀请他们定期开展手工艺工作坊之外,大栅栏也邀请设计师、艺术家与手艺人共同开发兼具在地特点和艺术性的产品,而大栅栏专属礼物甚至制作工具包都可以买回家和更多人一起分享体验。


大家的客厅

这个空间来源于对胡同公共区域的幻想。就像小时候放学后会去小饭桌或者自习室和小伙伴聚在一起写作业、看动画片、读杂志那样,在本身拥挤的胡同大杂院里创造出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公共空间。在这里设置书籍、杂志、动画片、老电影,邻里之间大人小孩都可以相聚于此,办公、社交、学习、玩耍。


内庭院工作室的“小黑屋”让来访的人体验到一个生长在屋内的小花园

内庭院工作室的“小黑屋”让来访的人体验到一个生长在屋内的小花园


内庭院工作室

“大家的客厅”对门的小黑屋给来访的人带来一次奇妙惊喜的空间体验。“小黑屋”的想法来自ELSEWHERE倡导的以自然为中心和有生活气的工作室概念,像把一个体验性插件放入了一个改善过的四合院空间,从功能满足上升到体验提升。这也是对未来的一个大胆设想,在胡同拥挤的杂院里,有一个生长在屋内的小花园。


Lava &邻里

自从2013年移动设计公司的三轮车开进了大栅栏的街坊邻里,Lava北京就再也和朴实接地气的公共项目分不开家了。从在胡同中移动穿梭的设计师们为东城区的小生意人窗口设计具有艺术感的店招、在西城区白塔寺胡同里策划制作本地生活方式独立杂志,每一次与邻里的互动,Lava北京都在证明如何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中不随波逐流,给老城街区带来新潮而又搭调的艺术之美。


开门造车—胡同故事云

为居民而做设计,在他们喜欢的地方,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在这里充分减弱了设计师的主观影响。搜集胡同中清欢百味的故事,提取故事背景中的元素和构件,组装成“云”的车型装置。以延寿街78号为据点,“故事云”在各个站点之间穿梭往来,作为活动主体的居民在这个舞台上主动提供道具和想法,展示他们自豪的生活方式和场景。居民提出的空间愿景,用暂时性公共艺术形式在场地中呈现,游客被此打动还可以参与众筹,有可能真正实现这些来自本地的智慧与创想。


编辑、撰文—Sandra 图片—大栅栏跨界中心 设计—卷卷